当前位置: 公司动态 > 专家访谈

张英

科普竞赛、互动体验、作品巡展……防灾减灾不容忽视

2020-10-15

       2019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北京市多部门联合举办各类科普宣教活动,旨在进一步唤起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应急避险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倡导安全无小事,从身边做起,积极学习应对灾害来临时的救护,以及科学避险的理念。

  减灾科普,从小抓起

  由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减灾协会主办的“小小减灾官全国公益科普大赛”北京赛区复赛活动在海淀区万泉小学举行。来自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中国气象局科普宣传中心科普部、北京市气候中心、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北京减灾协会、北京气象学会等单位的专家评委、嘉宾出席本次科普比赛活动。

  大赛旨在通过小朋友的视角告诉大家应该怎样应对身边的各种自然灾害(气象、地震等),人为事故灾难(火灾、踩踏等)公共场所设施、设备等各方面的安全问题,倡导安全无小事,从身边做起,积极学习灾害来临时的救护方法,科学避灾减灾,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定、合谐的生活环境。

  参赛小选手们在舞台上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现场钢琴演奏、快板、唱歌、跳舞、演讲等,通过一个个节目的主题向专家评委们展示了自己对气象、地震、火灾知识的掌握,表达了要做好防灾减灾小小宣传员,成为“小小减灾官”的意愿。本次活动共有34组选手参加,专家评委对参赛选手进行了点评。

  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此次活动太好了,孩子和家长都学到了很多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今后会更多地参与防灾减灾的宣传活动。”大手拉小手,共筑防灾减灾安全墙,“防灾减灾从小学起、科学防灾避灾”。

  亲子齐上阵,体验应急避险演练

  如何对公众开展科普是应急管理部门、防灾减灾领域一直在思考、探索的课题,为此,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北京减灾协会等单位在北京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亲子活动,旨在通过主题亲子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


1600154667323211.jpg

北京减灾协会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亲子活动


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高工、北京减灾协会科普专家张英博士通过互动交流等形式,与亲子家庭开展“探究地震带”“地震应急避险演练”“绘制防灾地图”“制作应急包”等活动。之后,50个亲子家庭参观了北京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体验了气象灾害狂风骤雨、地震应急避险等展项。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北京减灾协会、地震出版社、北京规划展览馆等单位的领导出席活动,并作为嘉宾对亲子家庭赠送了《地震知识与应急避险》科普图书、学习用具、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袋。


  北京减灾协会还将继续针对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不足,结合“国际减灾日”等主要宣传节点,联合多部门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台风、地震、地质、生态环境等各类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教进教材、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

  大赛+巡展,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由北京市地震局科普宣教中心、北京减灾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韧性城市·减灾+我”第六届“城市与减灾”杯防灾减灾作品大赛以“韧性城市·减灾+我”为主题,得到社会公众、中小学生和大专院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大赛举办以来,征集到了众多形式丰富、高水平高质量的各类作品,内容涉及书法、绘画、摄影、公告设计、微视频等。大赛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近7000幅,优秀作品在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少年宫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巡展。


1600154704554206.jpg

第六届“城市与减灾”杯防灾减灾作品大赛巡展


  通过举办“城市与减灾”杯防灾减灾作品大赛,唤起了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抗灾救灾能力。